👆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
谢其,白日梦,50x60cm,布面油画,2021
谢其所绘,予人一种时日无多之感——那些肉体大多属于年轻人,比例匀称,线条姣好,但祂们在消逝,不仅身躯似乎要融化为荧光色的汁水,脸庞、连同双眼含摄的目光似乎也如此。
白日梦,局部
撒旦般的美瞳,有着摄人心魄的魔力
“祂”,我不确定这样的称呼是否恰当,但总认为以“他”或“她”来形容,会让性别抢了风头,盖过了那层看似浅薄的本质。而“祂”是自带神性的,差可符合谢其所绘的本体的属性。奇妙且吊诡的是,这神性(如果真的有的话)却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。正如谢其自己所说,那是“快要消失的激情”,而激情,本质上是消耗,然后死亡,是成住坏空,是词语的失效,是句号,或者省略号,乃至无话可说。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谢其的短文(锁骨。);然而这次所写,更多出于直觉——秒针滴答,一秒催促着一秒,逼迫我注视谢其的画,妄想“分析”出点什么来;也逼迫她在四季和日常中专注眼前的模特,然后“用无尽的耐心”去画下那些“即兴的东西”。即兴意味着稍瞬即逝,画家的感官和感觉如此;我们的观看也如此——当你的目光在画布上游移,一旦框住局部或细节,就如误入深山,顿失所在——画家和观者在“消逝”面前皆是如此无能、无奈、无助,这就是我在开头冒昧揣测谢其之绘画予人时日无多之感的原因。
谢其,高温红,200x80cm,布面油画,2020
高温红,局部
对比上面的头图,这张局部的画面简约,
颜料似乎要弥散,又另有一种培根的感觉。
至于情欲、青春、荷尔蒙,那是次之的东西,浮于表面(虽然绝不代表它无意义),它的存在,与其说是一种宣泄,不如说是诱敌深入,引我们靠近,深入画布,在那如斯虚薄的二维平面中,徒劳地想看出点什么来。以上的话,也许都是我一己对她的误读和曲解——我喜欢她的画,但任何一种喜欢都不免落入这样一种迷局:“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”,或许怅然若失、但存念怀,才是体面的方式。为了她最近的展览,我给她发了一份简短的提纲,她说更希望是“交谈”,而不是“回答”,如受审般供出干巴巴的虚情或实事。我本以为将一无所获,结果提纲返回,一如既往的精彩,令人感动——虽只言片语,但字里行间都透着一个人的聪明、柔韧,幽深的心思和跳脱的脾气。
通过描绘纯然的肉身,谢其的创作塑形了人类看似虚无的精神与暗涌的无尽的欲望,她的绘画也成为世俗与神性奇妙共振的破碎的合成之物。
大概小学二年级时,跟几个同龄人去长江边捡鹅卵石,因为从没见过就动了好奇心。走了很远,翻过一座连绵的垃圾山,把着卡车车门越过了一段泥泞……回程时还是把一只皮鞋陷到泥潭里了,穿着冰冷的毛袜子走回了家。这是记忆中最早为了未知的美付出的代价。近十年的创作,是否有统一的主题?或者说,你主要在思考什么命题?
八月,120x100cm,布面油画,2019
八月,局部
钟,90x60cm,布面油画,2019
钟,局部
你觉得自己的画“深刻”吗?或者至少有可供哲学家和理论家分析为“深刻”的样子?比起“深刻”,我更喜欢它周围那些:“深入”、“尖刻”、“刻薄”……画家干的其实是浅薄的工作,有时候像灵媒一样,等着从幽灵的絮语中捞到些残渣,装作附体再演绎出来,只是镜子,是折射、反光、曲解。你觉得绘画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?它是一种疗愈方法吗?不是,我更希望能被绘画戳伤。为什么老想被治疗呢?绘画也不是小护士,是不靠谱的巫术。再说了,带病生存不好吗?不快乐这个说法太浅了,不足以形容真正不快乐的事。快乐就是看到猫尾巴都胖粗了。老日剧The Gift。还有朋友写的书。做的梦不能说,不可说。
红色的阴影,90x60cm,布面油画,2019
绿,200x80cm,布面油画,2019
绿,局部
酵母之乱,100x120cm,布面油画,2020
绿色的密度,80x65cm,布面油画,2021
绿色的密度,局部
如果单看局部,只是颜料而言,并无实体
蚊鸣,100x120cm,布面油画,2021
蚊鸣,局部
黑,唯有黑才能容纳其自身
蜷缩阻止下坠,160x160cm,布面油画,2019
我是你背后的缫子,80x200cm,布面油画,2020
夏天起的褶皱,200x250cm,布面油画,2021
〇
前段时间发的一条图集以及推荐的书
画家中的画家:委拉斯贵支
〇
以及 知乎 mono Flipboard 今日头条 等